| 风电建设

科普丨风机“底座基础”直径有多大?多深?

来源:能课堂

时间:2025-07-04

风电基础的直径和深度没有固定的标准数值,会受到风机容量、地质条件、风电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:

单机容量在1MW以下的小型陆上风机,其基础直径一般在4-8米左右,基础深度大概在2-4米。这类风机重量和所受荷载相对较小,对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相对较低。比如一些用于分布式发电的小型风机,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,基础直径可能仅为4米,深度2米就能满足稳定运行的需求。

单机容量在1-3MW的中型陆上风机,基础直径通常在8-12米,基础深度为4-6米。以常见的2MW陆上风机为例,为了承受风机运行时产生的较大荷载,基础直径可能会达到10米,深度5米,通过较大的基础尺寸来分散荷载,保证风机的稳定性。

对于单机容量3MW以上的大型陆上风机,基础直径往往在12-20米甚至更大,基础深度可达6-10米。像5MW及以上的超大容量陆上风机,基础直径可能超过15米,深度达到8米,因为这类风机叶片更长、重量更大,运行时受到的风力荷载和振动荷载也更大,需要更庞大、更稳固的基础来支撑。

岩石地基上建设风电基础,由于岩石的承载能力强,基础直径和深度相对可以小一些。如果岩石完整性好、强度高,基础直径可能在6-10米,深度3-5米。比如在一些山区风电场,岩石埋藏较浅且质量好,就可以适当减小基础尺寸,同时通过锚杆等措施将基础与岩石紧密连接,增强基础的稳定性。

软土地基上,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,需要更大的基础直径和深度。基础直径可能达到10-20米,深度在5-10米。因为软土的压缩性高、承载能力低,需要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来减小地基所受压力,增加基础深度来提高基础的抗倾覆和抗滑移能力。比如在沿海滩涂等软土地基区域建设风电场,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,如采用桩基础等形式,增加基础的深度和直径,以满足风机运行的要求。

内陆平原地区风速相对较为稳定,风机所受的风力荷载波动较小。在这种环境下,同等容量风机的基础直径和深度相较于其他复杂环境可以适当减小。例如在华北平原地区,2MW风机基础直径可能在9米,深度4.5米左右。

沿海地区风速大且风向变化频繁,高风速地区风机承受的风力荷载更大。所以在这些区域,风电基础直径和深度通常会更大。以沿海地区的5MW风机为例,基础直径可能达到18米,深度9米,通过增加基础的重量和尺寸来抵抗强风带来的巨大倾覆力矩,确保风机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image.png

特别声明

国际风力发电网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国际风力发电网无关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风力发电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国际风力发电网,转载时请署名来源。

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。

微信 朋友圈

相关推荐

更多风力发电信息推荐 >

图片正在生成中...

关闭

    退款类型:

    01.支付成功截图 *

  • 上传截图,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(请上传jpg格式截图)

    02.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*

  • 上传截图,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(请上传jpg格式截图)

    03.商户单号 *

    04.问题描述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