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风电建设
来源:能课堂
时间:2025-07-03
风功率预测就是提前估算风电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电量。它是风电场运营和电网调度的重要支撑,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场出力预测的准确性,降低电网调度的风险,促进风电的消纳和发展。如果这项工作没做好,风电场的收益可能会大打折扣。
在电力现货市场,电价就像股票价格一样实时波动。比如广东电力现货市场,高峰时段电价可能是低谷的好几倍。风电场需要根据预测的发电量提前报价,如果预测1000MW的发电量并以此报价,实际却只发了800MW,那就必须以实时市场价格(可能更高)购买200MW电力来填补缺口。据《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(2023)》显示,国内风电场日前预测误差每增加1%,现货市场收益平均下降0.8%-1.2%。
中长期合约交易同样如此。部分省份要求风电场合约电量与预测发电量匹配度要达到90%以上。内蒙古某风电场曾因预测失误,实际发电量比合约电量少了10%,最终按照合约价与现货价的差价,支付了50万元违约金。
当风电出力超过预测值,电网需要调用其他电源进行调峰,而这笔调峰费用往往需要风电场承担。山西某500MW风电场,因为预测误差导致超发,一年支付的调峰费用高达300-500万元。
在新疆、甘肃等地,对风电场弃风率有严格要求,预测失误导致的额外弃风,风电场需要按度电成本进行赔偿。华北某省更明确规定,风电场月平均预测准确率低于85%,每降低1%就要扣除当月上网电费的0.5%,对大型风电场来说,这意味着每年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损失。
在绿电交易市场,绿电证书的核发与预测发电量紧密相关。如果实际发电量超过预测值10%以上,超额部分很可能无法获得绿电证书,进而失去交易溢价机会。某风电场就因预测偏差,每年超发的2000万千瓦时电量无法认证,按绿电溢价0.05元/千瓦时计算,一年损失100万元。
面对预测不准带来的收益损失,风电场并非束手无策。技术层面,采用“数值天气预报+激光雷达+AI算法”的组合,能将短期预测误差控制在5%以内,帮助100MW风电场每年增收200-300万元。管理层面,建立“预测-报价-调度”一体化系统,在电价低谷时段主动降功率,配合储能进行套利,也能显著提升收益。利用电力期货、期权等金融工具对冲风险,同样可以减少预测失误带来的损失。
国际风力发电网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国际风力发电网无关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风力发电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国际风力发电网,转载时请署名来源。
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。
国家能源局 21分钟前
风电头条 3小时前
风电头条 2天前
图片正在生成中...